您当前的位置: 时评 > 地评线

  • 2025-02-13 10:40
  • 来源: 中安在线
  • 作者: 范半烟

  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家国的分量很重。他多次强调要重视家庭建设,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指出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家风纯正,雨润万物;家风蔚然,国风浩荡。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既是家事,也是国事,家庭和睦、家教良好、家风端正,子女才能健康成长,社会才能健康发展。传承弘扬好家风,让良好的家风在中华民族长久地传承下去,就需要充分挖掘各地优良的家风家教资源。近日,非遗皮影戏短剧《六尺巷的故事》在安徽桐城市青少年综合素质教育基地首映,为来此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团体带来了一场融合传统技艺与地方文化的视听盛宴。讲述和这条小巷有关的廉俭礼让典故,是中华传统美德和文旅融合发展的具象化,为新时代推进家风家教建设提供了创新路径,让优良家风家训家教代代相传。

  发掘优良家风家教资源。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则是家庭的精神内核。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汇聚起来,就能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涵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就是要挖掘和利用家风资源,以家庭为“突破点”,营造文明新风尚,推动社会和谐、促进文化传承。因此,各个地方要深入挖掘本地的家风文化资源,善于看到家谱、家训、家书、家族故事等蕴藏的文化力量,在整理、完善中,丰富家风家教资源,善于用这些鲜活而生动的文化遗产,更好地引导大家涵养正气。

  创新宣传模式,让好家风吹进“千万家”。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要让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良好家风,在新时代熠熠生辉,就需要创新宣传模式,以“互联网+”的方式,扩大宣传覆盖面,又以图文、视频、音频、漫画等多种形式传播家风文化,在生动有趣、深入浅出中入心入脑,更好地吹进千家万户。讲故事、谈理论,都是为了更好地启迪人心,传播好家风,这就需要挖掘本土家风文化资源,推动家风建设与红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结合,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家风建设品牌。

  汇聚各方力量,以好家风带民风促社风。家风连着民风、社风、政风,要用好优良家风这个“传家宝”,既要讲好沉淀在历史中的家风故事,也要汇聚各方面力量。非遗皮影戏短剧《六尺巷的故事》,以生动的艺术形式展现中国人谦让的美德、处理邻里纠纷的智慧,这种“礼让”精神在今天依然意义重大。古人云:“察德泽之浅深,可以知门祚之久暂。”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既需要学校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推广家风教育,弘扬向上向善力量,也需要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带动更多家庭积极参与到家风建设中来,让好家风蔚然成风。

  家风正,则民风淳、政风清、党风端。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不仅散落在神州大地的各个地方,更铭记在中国人的心中,要通过挖掘和利用家风资源,创新家风传播方式,结合学校教育推广家风教育以及发挥榜样引领作用等措施,让好家风融入血脉,化为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力量,让好家风弘扬在新时代。

编辑: 陈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