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时评 > 地评线

  • 2024-12-13 09:24
  • 来源: 中安在线
  • 作者: 丁辉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上午10时,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每年这一天,穿越时空的警报声便会再次响起,久久回荡在南京的天空,也回响在中华儿女的心中。每一次庄严的纪念,都是一份对历史的责任,一份对和平的期盼。

  警钟长鸣,铭记历史。这是一个令无数人痛心疾首的日子,这是一段需要不断被铭记的历史。87年前的今天,攻陷南京的侵华日军开始了40多天的有计划、有预谋、有组织的大规模屠杀、奸淫、劫掠,遇难同胞人数高达30多万,无数妇女遭到蹂躏残害,无数儿童死于非命,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军纵火烧毁,财产损失不计其数……平均每12秒就有1名同胞遇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六朝古都血流成河、几近焦土。侵华日军一手制造的这一灭绝人性的大屠杀惨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三大惨案”之一,是骇人听闻的反人类罪行,是人类历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页。“卅万亡灵,饮恨江城。日月惨淡,寰宇震惊。兽行暴虐,旷世未闻。同胞何辜,国难正殷。”国家公祭鼎上字字血泪,控诉着侵华日军的残酷暴行。今天,国行公祭,是祭奠更是警钟,不忘黑暗屈辱的历史,铭记落后就要挨打。

  勿忘国耻,珍爱和平。中国人民深知和平来之不易,更知进行国家建设、改善人民生活需要一个持久和平的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今天,我们以国之名共同祭奠死难者,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唤醒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为的就是让大家珍惜当下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激励全国人民努力奋进自强不息。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绝不可重演,悲剧绝不可再来,人类应当也必须捍卫和平。南京大屠杀的悲痛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有希望,悲剧才不会重演。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昭昭前事,惕惕后人。87年前的这场浩劫带给中国及中国人民无尽的伤痛,国家之殇、国家之痛,我们不能忘记、不敢忘记。今天,远离了战火的硝烟、彻底摆脱了任人宰割的悲惨命运、迎来了无比光明的发展前景,中国人民过着无比幸福的生活,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但历史记忆需要时常擦拭,人类道义需要不断砥砺,民族精神需要时常检阅,我们必须永远铭记,和平不是求来的,而是靠实力自己争取来的,只有国家强大起来,和平才会成为愈发切近的希望。以国之名祭奠同胞,庄严表达中国人民走和平发展道路、共创人类美好未来的崇高愿望。

  无限追思慰同胞,吾辈自强向和平。对历史最深沉的祭奠,就是创造新的伟大历史;对先辈最好的告慰,就是谱写新的时代华章。让我们铭记历史、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团结奋斗,汇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

编辑: 陈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