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甘肃省兰州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要保护弘扬黄河文化,传承好历史文脉和民族根脉。
在我国5000多年从未中断的文明史上,黄河文化是最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主体性文化。在黄河流域历经数千年所形成的“同根同源”“大一统、大融合”的民族心理与主流意识,是中华民族家国同构的根基和纽带,更是团结凝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宝贵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下,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文化遗产蕴含的创新创造基因被不断激活,一幅古今辉映、气势恢宏的新时代文化长卷徐徐展开。面向未来,要着眼传承好历史文脉和民族根脉,加大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资源,丰富黄河文化的内容体系,创新文化传播形式与载体,合理有序推动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真正让黄河文化遗产“活起来”。
健全完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制度。黄河文化是黄河流经九省而形成的一种地域性文化,错综复杂的自然环境与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使其成为一个内容较为丰富、特质较为明显、同异并存的文化系统。2023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中对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作出了针对性规定,强调国家加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系统保护黄河文化遗产,研究黄河文化发展脉络,阐发黄河文化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加强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强化系统保护,黄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持续提升。面向未来,要全力推动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法律法规落地落实,持续加大执法监督检查力度,依法依规处理违规现象和市民反映强烈的问题,同时,坚持与时代发展同步,不断完善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工作机制,加强黄河文化遗产保护的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引导社会公众参与、全程监督。
着力提升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九曲黄河,奔腾向前,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为更好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河南开发“老家河南黄河之礼”小程序,聚焦黄河流域各地的非遗资源及相关文旅内容,打造独具特色的“黄河之礼”,让更多人民群众通过线上感受飞针走线穿梭汴京八景、细泥红陶手绘传千年等沿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传播路径,有效促进了黄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数字化、智慧化发展。面向未来,要始终保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快遗产资源数据化进程,维护黄河文化遗产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文化延续性,同时,充分利用现实增强技术重构非遗创作过程,增强黄河文化遗产的可视性与可读性,拓宽黄河文化遗产的艺术化发展空间与文旅产业发展空间,全面提升黄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
深化交流互鉴促进文化更好传播。“大道不孤,天下一家。”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历史发展的主旋律。黄河文化发展、壮大的过程具有开放性特征,不仅善于学习和吸纳周边的各种文化,甚至与欧洲、非洲等域外文化保持着长期的交流与融合,为当下开放包容、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塑造了历史基因,更为当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历史镜鉴。在今年举行的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上,黄河文化展精彩亮相,围绕“九曲黄河 一脉相承”主题,通过视频展播、实物展示以及举办主题日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全方位展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成果。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且恰逢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创办120周年,通过这一平台,面向全世界充分展现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文化故事,意义深远。面向未来,要深化人文交流互鉴,发挥好以黄河文化为代表,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物和文化遗产作用,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努力架起人与人之间情感沟通的桥梁,共同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