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强优势学科,不断推出高水平科研成果,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在东北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东北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向全校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就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提出殷切希望。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是第一资源,抓人才就是抓发展,谋人才就是谋未来。人才是东北全面振兴的关键力量,要着眼东北全面振兴培养高素质人才。
广泛吸纳人才。人才是衡量地区发展的重要指标,区域综合实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近年来东北科技人才持续负增长,人才流失严重,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是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攻坚战。聚天下英才促进东北全面振兴,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和实施人才战略,加大人才振兴的政策支持力度,打造更多创业创新平台,支持东北留住人才、引进人才。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把人才作为振兴之基、转型之要、竞争之本,推出一系列具有吸引力、感召力、凝聚力的政策举措,搭建人才平台、提升人才待遇、留住本地人才、吸引外来人才,充分展示爱才之心、引才之切、用才之诚,推动更多人才爱上东北、留在东北、振兴东北。
大胆使用人才。使用是最好的培养。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企业要发展,产业要升级,经济要高质量发展,都要靠自主创新。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人才是自主创新的关键。在创新创业过程中,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成就。东北地区科研院所、企业等市场主体要大胆使用人才,让广大科研人员、青年人才勇挑大梁、勇担重担、勇攀高峰。以时不我待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问题,努力把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制造业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才能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夯实新时代东北振兴的根基。围绕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和升级,加快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并驾齐驱、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产业发展格局,就能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增添更多产业支撑。
贡献教育力量。学校是育人的主阵地,东北地区发挥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人才优势,提高人才培养力度和质量,能为东北全面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高校在培育人才、集聚英才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东北地区高校要把握国家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科技、产业、经济布局对教育、科技、人才提出的要求,着力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引导优秀学生立志投身研究,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加快构建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和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一体两翼”工作格局,创新政产学研用结合新载体,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融合,让广大技术技能人才在东北大地建功立业。
踏上新征程,启航向未来。东北地区不断为各类人才打造一展身手的舞台、创业发展的沃土,广开进贤之路、广聚天下英才,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就能凝聚起东北全面振兴发展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