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文章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强国明确为到2035年必须“建成”的目标之一,放在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等目标之前,充分体现出教育之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肩负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人才支撑。
深刻领会教育强国的重大意义。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部署,为今后一段时期的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始终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党管办学方向,为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确保教育领域始终成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坚强阵地,确保教育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要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增强建设教育强国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在实践中不断充实新举措,在成效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努力将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要求转化为教育工作的具体实践,推动教育强国的工作进一步走深走实。
构建高质量发展现代教育体系。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抓手。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进一步深化改革,牢牢抓住评价改革这个关键,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提高教育发展动能和效能;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着力建设知识结构完备、方式方法先进的教学体系,建设集思想性、科学性和时代性于一体的教材体系,形成涵盖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方面的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开辟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境界。
培育好新时代高素质师资力量。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先有“一桶水”。高素质人才培养需要高素质的师资力量,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人力资源即师资力量的建设。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始终坚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引导师资队伍厚植仁爱之心,锤炼扎实学识,筑牢“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真正当好引导学生们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要从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化应用、数字社会责任、专业发展等维度,不断促进高校教师数字胜任力的发展,进而培养造就出与新时代同步、充满创新力的高素质师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