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时评 > 地评线

  • 2023-03-17 09:55
  • 来源: 中安在线
  • 作者: 刘纯银

  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消费者对于当前消费环境、消费信心等方面的感知体验如何?中消协15日发布的2023年“提振消费信心”消费维权年主题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信心稳步提升,多数受访者认为消费环境越来越好。线下市场规范度评价高于线上,线上消费信任度明显增加。在企业经营表现中,“售后保障”与“评价口碑”最受关注。

  消费是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居民消费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抓手。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连续11年保持在50%以上,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持续凸显。近些年来,随着消费水平提升和生活节奏加快,消费者不仅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且对产品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购买到正规的产品也已经成为广大消费者的共识。

  近年来,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各级消协组织,积极开展“优化消费体验共促消费公平”等大型公益活动,倡导民生消费领域各行业企业积极行动,诚信守法、科技向善,关注消费者需求,关爱特殊消费群体,践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从售前、售中、售后各环节推出良好举措,优化消费体验,保障消费权益,有力地促进消费公平,推动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9733亿元。全国网上零售额137853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19642亿元,增长6.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7.2%。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依然明显。

  当前,我们在看到消费市场持续回暖、动力足的情况下,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受利益的驱动,在一些领域仍然存在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例如,预付式消费一直是消费者普遍关注的问题,涉及领域广、人数多、金额高,商家一旦关门破产,消费者往往很难讨回剩余款项;再如,食品领域还存在一些“黑作坊”,对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构成潜在威胁。特别是随着直播带货的兴起,制假售假、夸大宣传等网络销售乱象暗涌,无疑给广大消费者维权带来一定难度。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今年又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尤其是经历三年疫情,各行各业亟盼恢复和发展,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尤为重要。而提振消费信心,关键就是需要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让广大消费者敢消费愿消费,进而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因此,一方面需要市场管理等职能部门联合立法、司法、行业企业、新闻媒体等社会各方面力量,多角度、全方位关注消费者的急难愁盼,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推出更多诸如“售后保障”等惠民生、暖民心的良好举措,尤其要加强对“网红代言”“直播带货”等网络销售新业态涉及食品安全及监管漏洞等违法行为进行重点监督,切实把工作做到消费者心坎上,让人民群众更有消费信心,让经济社会发展更有内生动力。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消费者权益司法救济制度,优化消费争议多元化解机制,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提升消费维权便利度。另外,还要加强品牌意识、服务意识教育,引导商家以质取胜、靠品牌赢高价、靠优质售后引来更多“回头客”。对消费者来说,既要提高防范意识,规避购物风险,理性消费,更不要贪图小便宜而忽视了对商品品质及其售后服务的了解等,万一上当受骗也要敢于向不合理“刺客”商品说“不”。只有消费者较真儿的多了,才能使得商家错则得咎,进而从源头上减少乃至根治这种乱象。

编辑: 陈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