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时评 > 地评线

  • 2022-12-09 11:09
  • 来源: 中安在线
  • 作者: 余阳

  今年以来,金融持续发力支持实体经济,助力我国经济平稳发展。日前,人民银行正式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共计释放银行资金约5000亿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也落地实施。允许用符合条件的交通运输工具、农副产品、水产品等担保融资,进一步提高企业融资的可得性。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可谓振聋发聩,发人深省,亦可谓指引前程,催人奋进。金融“活起来”“稳得住”,就能更好地畅通“双循环”,就能提供更精准服务,就能夯实基层基础,从而为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提供坚强支撑和强大助力。

  政策加码,让金融活水为实体经济“护航”。疫情发生以来,各地各部门围绕推进复工复产和助企纾困,已推出多项政策措施,让不少企业困难得到缓解。无论是税费减免,还是金融贷款,或者是各种政策扶持,都必须要直达基层,唯有让小微企业充满生机活力,才能吸纳更多的就业人员,才能让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生机勃勃。从创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到推出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再到出台30条政策措施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多部门“快马加鞭”制定一系列政策,这些新举措具有更为显著的市场化、普惠性和直达性等特点,在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让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新情况新挑战,不断夯实扩大内循环的小微市场基础,使广大中小微企业感受到了金融政策加速落地的暖意。

  让利实体,让金融活水为实体经济“减负”。金融机构的主动让利,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降低市场主体融资门槛,坚定市场信心,促使国民经济尽快走出萧条阶段。如何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无疑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几个月以来,多项稳增长政策已经到了落地见效阶段。例如,前期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调增8000亿元信贷支持基建,并设立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推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配套融资持续跟进。同时,采取强化对稳企业的金融支持,提出贷款协商延期、鼓励银行大幅增加小微企业信用贷、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再提高等措施,减轻了中小微企业的资金压力,降低了中小微企业的经营成本,为实体经济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撑,有力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

  调整结构,让金融活水为实体经济“蓄能”。在疫情冲击下,投资、消费、出口这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萎靡态势,需要加大对重点领域的货币供给,刺激重点领域的消费、投资以带动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为此,应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的产业体系、市场体系、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等提供精准金融服务,构建风险投资、银行信贷、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全方位、多层次金融支持服务体系。同时,适应发展更多依靠创新、创造、创意的大趋势,推动金融服务结构和质量来一个转变,注意尊重市场规律、坚持精准支持,选择那些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主业相对集中于实体经济、技术先进、产品有市场、暂时遇到困难的民营企业重点支持,补足高质量发展短板,夯实国民经济基础。

  金融是经济的“血脉”,是支撑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坚持不断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的能力,不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激发企业活力,推动中国经济破浪前行。

编辑: 陈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