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时评 > 地评线

【地评线】中安时评:用严格监管遏制“天价”月饼

时间:2022-08-14 10:58:34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召集行业组织、电商平台、企业座谈,对《关于遏制“天价”月饼、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进行政策解读,1万多家企业参加政策宣贯。

  近年来,月饼市场总体规范有序,但仍有个别企业以多种方式炒作月饼价格,“天价”问题仍然存在,且有反弹迹象。例如,2003年中秋节曾有标价31万元的“中秋月饼加住房”,2004年中秋节曾有卖价18万元、内含一件纯金金佛的月饼礼盒。此外,采用古色古香的木盒、做工精细的竹篮和精致美观的绸缎盒包装,内有高档洋酒、葡萄酒、酒杯和高档茶叶,以及镀金刀叉等物品的高档月饼礼盒也不少见,这些月饼动辄即数百元,甚至上千元。

  “天价”月饼为何受到高度关注?一方面,消费者对月饼“过度包装”问题反映强烈。过度包装,不但增加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还额外消耗了大量资源,增添了大量垃圾,加重了污染。当前,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不过度包装、物美价廉的“亲民月饼”,更符合人们对绿色生活方式的追求。另一方面,“天价”月饼是“四风”问题的一个符号。有的将“天价”月饼看作个人或收礼者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不惜花大价钱购买,只为过节送礼时“有面儿”。更有甚者,假借送月饼之名,行贿赂之实,公款消费、求人办事、结私人之交……小小月饼竟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提供便利。

  作为中秋节的节令食品,月饼寓意阖家团圆,寄托思念,承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然而,商家过度包装及虚假宣传,让这些名不副实的“天价”月饼背离传统文化本源的同时,也助长了奢靡浪费之风,甚至滋生腐败,扰乱市场秩序。因此,必须用严格监管遏制“天价”月饼。

  监管时间要“早”。月饼制作有一个时间周期,月饼厂家一般会在中秋节前数月,就同客户商讨确定口味、款式、礼盒包装及发货时间。今年6月四部委发布《公告》,离中秋节还有三个月就提前敲响警钟,以确保提醒及时有效。

  监管措施要“细”。《公告》提出对高价盒装月饼实行重点监管。明确月饼价格由企业自主决定,对单价超过500元的盒装月饼实行重点监管;要求经营者生产、销售盒装月饼应严格遵守关于食品包装的强制性标准,不得使用贵金属、红木等贵重材料;禁止月饼混合销售,要求经营者不得以礼盒等形式将月饼同其它产品混合销售;要求经营者发行月饼券、月饼卡等提货卡券的,应严格遵守《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这些措施上的组合拳,将最大限度封堵企业钻漏洞的机会,“天价”月饼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

  事后惩治要“狠”。今年中秋节前,市场监管部门将开展“天价”月饼专项整治行动,重点聚焦豪华酒店、电商平台等渠道,进行监督检查,对不符合食品安全、限制过度包装强制性标准有关要求,以及不执行明码标价规定、实施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的,一律从严查处,相关违法违规信息依法依规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并在“信用中国”网站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予以公示。企业是责任落实主体,有关部门加强监督检查和重点监管,有利于引导行业自律,完善交易规则,杜绝暴利。

  遏制“天价”月饼绝非小事。遏制“天价”月饼,既是引导经营者合理定价,让月饼市场更加规范有序,更是严纠不正之风,引导人们观念之变,惟有形成广泛社会共识,方能有利于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向秋
网站介绍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