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时评 > 地评线

【地评线】中安时评:用活“辩证法”,解好“民生题”

时间:2022-08-04 09:32:12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前进道路上,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党的百年历史充分印证:为民服务没有休止符,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立足新时代,我们决不能有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的政绩,汲取辩证智慧,解决民生难题、办好为民实事,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要在把握“点与面”中抓统筹,做到重点突破、全面推进。民生事业千头万绪,且每一项都与人民群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带动全局,实现“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要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针对群众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重点关注,尽最大努力帮助解决,即便不能第一时间彻底解决,也要说明原因、作出承诺,想办法帮助解决。要敢于直面问题,敢啃硬骨头,开动脑筋、想方设法把问题解决好,确保“不反弹”,把实事办到关键点上。同时,要将办实事放到事业发展的“上下一盘棋”中考量,加强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系统谋划解决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各领域、各方面民生问题,切实在基础设施、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等领域多钻研、多部署、多投入,形成以点构面的良好发展态势,全面提高民生福祉。

  要在谋划“近与远”中得民心,做到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的心坎上,不仅要能够立足当下,解决一批让群众“如鲠在喉”的具体问题,也要能建立一套办实事、办好事、办成事的长效机制,既让显绩深入人心,也让潜绩惠及长远。要秉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的工作理念,实施一批造福于民的工程项目、解决一批关乎利益的矛盾纠纷,做好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在处理问题时看看是否有后遗症,避免出现“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的情况。同时也要谋划长远,从根本上确保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切实强化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推动为群众办实事各项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示范引领作用,完善党员领导干部包乡联村、包村入户等密切联系群众机制,通过将碎片化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使践行群众路线成为党员干部的行为习惯,把党的群众路线转化成为民服务的具体行动。

  要在处理“实与虚”中强作风,做到求真务实、力戒虚功。“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党员干部要明白“办实事不是简单帮钱帮物、搞花架子、堆几个盆景”。办好民生实事要做到发现问题实,解决问题实,工作成效实,在处理“实”与“虚”的关系中端正态度,转变作风。主动深入“身入”基层,与群众交心,把“急难愁盼”的问题需求找到,把“盘根错杂”的问题根源找清,把“确实有效”的解决方法找准,将“问题意识”贯穿调研始终,拒绝“按本表演”“走马观花”。要向榜样看齐,主动从退而不休造绿洲的“草鞋书记”杨善洲、绝壁天渠映初心的“当代愚公”黄大发、一心一意只为民的“人民公仆”廖俊波等楷模身上,学习为民服务的务实作风。铆足“敢闯敢拼”的劲头,“一抓到底”的干劲,蓄足“立马就办”的速度和“办就办好”的马力,为群众解难题、做好事。坚持把群众评价作为工作成效的“标尺”,以群众脸色检验工作成色,用群众满意度考量问题完成度。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孙婕
网站介绍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