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时评 > 地评线

【地评线】中安时评 :寻根星散遗产,品读历史智慧

时间:2021-07-09 09:30:2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从良渚古城遗址申遗到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从敦煌研究院座谈到云冈石窟考察,从指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到强调“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不断得到保护和传承。

  悠久的文明传承,不仅仅是史书中泛黄的记忆;每一块铸就民族血脉的基石上,正深深镌刻下文化自信的印记。星散在中华大地上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不仅述说着历史故事,更闪耀着历史智慧,正为亿万中华儿女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是历史责任更是新时代的使命。

  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永远是第一位的。正如为了保护好大运河这个宝贵遗产,扬州关停了“每年能够交税2个多亿”的化工厂;杭州出台了我国首个保护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地方性法规;河南建立了遗产档案和监测系统,及时掌握大运河水质、水量、环境等情况……可见,不遗余力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历史使命也是干部政绩。要求党员干部在经济利益面前,仍然要将保护和发展历史文化遗产摆在首位,深刻认识到历史文化遗产对于揭示历史规律、揭示文明起源的重要意义,让科学、全面、精准的历史遗迹保护为文化传承掀开新篇。

  保护历史遗迹更是为了传承历史文化。无论是杭州良渚古城遗址还是敦煌莫高窟,无论是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还中国万里长城,这些历史文化遗产都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传承历史文化,就要做好考古和历史研究工作,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阐释工作,助力揭示客观历史真相,解释普遍历史规律、解读深沉历史文化。而党员干部则要带头学习与尊重历史文物研究成果,广泛宣传、深入理解、认真参悟,引导公众对珍视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的思考与行动,激发文化自信的强劲动力。

  传承历史文化,最好的方式便是创新。无论是《如果国宝会说话》等文博类电视节目,还是《全景故宫》《全景兵马俑》等数字全景展厅,抑或是掌上AR敦煌壁画图景,科技创新不断更新着历史文化的呈现方式与公众感知历史文化的渠道模式。目前,面向社会开放的346万件可移动文物数据信息,引领“国潮”消费新时尚的文创产品,正在以更加崭新的方式述说着历史故事,传承着中华文化。同时,也要求党员干部树牢创新意识,强化新思维、新理念、新办法,引领文物保护与文化传承,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更有力的精神支撑。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钟吉祥
网站介绍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