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时评 > 地评线

【地评线】中安时评:鉴往而知来,让璀璨中华文明烛照民族复兴之路

时间:2020-12-01 14:48:18

  学史以明智,鉴往而知来。

  12月1日出版的第23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章中充分阐明我国考古工作的重大成就和重要意义,鲜明指出做好我国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的前进方向,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提供了思想引领,为中华文明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注入了强大动力。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灿烂辉煌。考古是今天与昨天的对话,是通往历史深处的“指南针”。从良渚古城、二里头、陶寺,到三星堆遗址、秦始皇陵兵马俑、曾侯乙墓 、海昏侯墓……经过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一次次了不起的发现,一件件惊世的文物,向世界呈现了璀璨的中华文明,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考古工作走出新路迎来新机,突破性成果不断显现,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展现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极大激发了文化自信。

  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考古学中有“地层”之说,而这就如同文明的遗迹,人类的历史同样是一层叠压一层,在岁月的淬炼下,积淀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心灵地层”,塑造了共同的记忆、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品性。比如说,今年9月,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发布了河北康保兴隆遗址、浙江余姚井头山遗址、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陕西石峁及寨山石城遗址等五项考古工作新成果,不仅填补了史前考古中国的多项空白,也多维度揭示了早期中国的文明基因,更成为了近年来考古工作历史性成就的最新例证。走在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上,要想到达更远的彼岸、创造更加辉煌的成就,我们必须寻根固本、鉴往知来,深入学习历史,用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为续写中华文明新的辉煌作出更大贡献。

  凝心聚力谋复兴,考古发展正当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目标任务。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要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不断填补研究领域空白,以更多明确答案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与此同时,也要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阐释工作,通过各领域融合推进,让考古研究成果更加清晰全面,更好发挥以史育人作用。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考古实现古今对话,以史为鉴、汲取养分、烛照未来,才能让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在创新实践中发扬光大,从而激荡起开创中华文明新境界、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磅礴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时至今日,时代的车轮飞速转动,快速行进的“中国号”列车既需要澎湃的物质动力,也需要指引未来方向的精神导航。面向未来,我们必须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尊重历史发展规律,传承伟大民族精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从历史中寻找破题的方法,明确前进的方向,让璀璨中华文明烛照民族复兴之路。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王玉星
网站介绍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