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时评 > 地评线

【地评线】中安时评:从供给侧破解数字鸿沟难题

时间:2020-11-27 10:48:56

  不少老年人因为不会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无法享受智能化服务带来的便利。国办日前印发的《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提出,在各类日常生活场景中,必须保留老年人熟悉的传统服务方式,充分保障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困难的老年人的基本需求。

  最近,94岁老人被抱到银行网点做人脸识别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老人的尴尬和无助引发各方对智能时代“慢行者”群体的关切。不会在线支付难缴费,不会扫“健康码”难出行,不会网络挂号难就医,类似老年人不会用、不敢用智能设备带来的尴尬场景现实中时有所闻,那些年轻人操作起来易如反掌的智能技能、数字化应用,却像一道难以跨越的数字鸿沟横亘在老年群体的面前,推动智能应用、数字服务“适老化”改造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道现实而紧迫的新课题。

  一边是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加速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一边是相当一部分老年群体跟不上步伐,遭遇智能化时代的“数字烦恼”,在一个拥有2.54亿老龄人口且还在不断增加的数字大国,消除“数字鸿沟”避免老年人被推向数字边缘,让他们分享到应有的“智慧生活”红利,既事关老龄群体的权益、利益保障,也体现出老年人受到的尊重与关爱,是衡量社会温情和文明水准的重要标尺。破解这一难题关键要多运用供给侧思维想办法、找路径,既要保留传统服务方式“兜住底”,又要紧贴老年人需求特点,加强技术创新,提供更多智能化适老产品和服务“能兼容”。

  面对不断涌现的智能应用产品,绝大多数老年人未必不想用、不愿意用,而是因为身体、心理等方面的特定原因,很难跟上智能时代的发展节奏,甚至显得无所适从、无法适应。这一方面要求公共服务不宜“一刀切”地数字化,而应“网开一面”保留必要的传统模式、方法,开辟绿色、专用通道满足对老年群体的服务供给,防止导致既跨不进“数字门槛”、又回不到“老式窗口”的两难境地;另一方面,在智能产品、数字应用开放、设计方面,要正视这一特定群体的特殊需求,“量身定制”相应的适老化智能产品和数字服务,比如,屏宽一些、字大一些、操作简化一些、指引提示详细一些,等等,尽可能做到入门容易、使用方便;与此同时,家庭、社会不妨针对老年人开展一些多渠道、多形式的智能应用培训、辅导,扶助他们尽快迈入数字生活的大门。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规划》建议提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国家出台《实施方案》就涉及老年人出行、就医、消费、文娱、办事等7类日常生活高频事项,从政策层面提出了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的具体解决方案,明确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两条腿走路”,为老年群体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正是着眼供给侧给出的破题思路,要求各方在落实过程中多一些爱心、耐心和热心,一道帮助老人们跨过“数字鸿沟”。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范子军
网站介绍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