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时评 > 地评线

【地评线】中安时评:让企业发展有“里”有“面”

时间:2020-07-24 10:59:51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发展,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激活企业发展的乘数效应,不仅要保障良好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发展在“面”上过得去,也要帮助企业苦修“内功”,跑出创新“加速度”、涵养家国“大情怀”,切实将政策机遇转化为发展动力,方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如果“里”是根、是底,那么“面”就是除了“里”以外的所有外部事物。对于企业发展而言,“面”就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外在环境。一个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须臾不能离。近年来,党中央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致力于帮助企业解决更多实际问题。但随着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扩大,加上今年疫情“加试题”的影响,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要下大力气瞄准当前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痛点”“堵点”,出台更实的举措,解决当前存在的短板问题。要打造市场化的营商环境,做好“放”的减法,把不该管和管不好的交给市场,同时也要做好“管”的加法,切实发挥政府职能,把政府该做的事做好。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推动营商环境纳入法治化轨道,不仅体现了中国不断扩大开放的坚定信心,也彰显出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的价值取向。要打造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就要通过立法的方式回应市场的诉求,加快配套制度的“立改废释”。要不断提高执法的规范化水平,维护好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跑出创新“加速度”,磨炼“硬功夫”。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创新已成为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经济就是一片大海。当前,一些企业发展动能不足、经营管理模式滞后、信息透明化程度低,如果不尽快走上调整方向、创新驱动的道路,就很有可能被“海上”的狂风骤雨吞没。对于企业而言,在资金上,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通过完善资金链,来强化自主创新成果的源头供给。在人力资源上,要培养自己的创新人才,明确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单靠用钱购买技术,是无法获得企业自身的长效发展。在机制上,企业要建立多元化的激励机制,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激发改革创新的主动性。对于政府而言,要通过鼓励支持引导企业深入推进产学研科技合作,积极响应国家重大政策等方式来推动企业改革创新,练好自身“内功”。同时,也要警惕企业转型焦虑下带来的形式主义创新的现象,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把“高数字”和“高创新”画上等号,通过建机构、挂牌子、涨数字来实现“速成创新”。政府要学会破除“数字依赖”,真正的“沉”下去,从企业所需着手,将对企业的保障待遇落实落细,以此来推动企业改革创新。

  涵养家国“大情怀”,提升“软实力”。企业的发展与祖国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紧密相连的。只有祖国繁荣富强,企业才能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中国任何一个企业都是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在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才生存、发展、壮大起来的。企业没有国界,但是企业家有祖国。一个企业家只有主动为国担当、为国分忧,以家国利益为重,以社会利益为重,才能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把牢自己的“根”,走清自己的“路”,定准自己的“位”。企业还要积极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做到合法合规经营,关心关爱员工。俗话说人无信难行,企业有责乃远。企业家只有重视自己的社会责任,主动承担历史重任,才能建立起企业发展与社会互动的良性机制,从而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孙婕
网站介绍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